投降书可以写三份,但皇帝的玺印却只有一个,不可能一剖为三。孙皓想来想去,琅琊王司马伷是皇亲国戚,大印交给他肯定没错。不过,享受受降荣耀的人并不是司马伷,而是不远万里从川蜀一路杀来的王濬。
话说王濬顺流而下,乘风破浪,一路东指,眼看就要到建业城了。这时,王浑写了封亲笔信,差人交给王濬,请他前来参加军事会议。当初皇帝司马炎有诏令,到了东部战区,王濬受王浑节制。但是,王濬是何许人也?从官职上看,王濬比王浑略低,他是益州刺史,与王浑的部属扬州刺史周浚属于同级别。然而益州并不在王濬的管辖范围,故而王濬根本就不理王浑。自从川蜀东下,王濬攻无不克,收降纳叛,兵力膨胀到八万人,约占到整个晋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一,他又岂肯居王浑之下呢?
王浑请他前去商议军事,王濬故意找借口推辞,说:“舰队顺风顺水,不便停下来。”他的舰队非但不停靠,反而铆足劲向前冲,舰队浩浩荡荡,首尾百里,挺进建业。吴都城门洞开,末代皇帝孙皓依古例,光着膀子,反绑双手,走到投降队伍前头,身后是一辆马车,车上装有一具棺材。这是春秋时代投降的标准仪式。王濬同样依古例,给孙皓松绑,烧了棺木,接受其投降。